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剧情_在线视频精品人_久久精品这里精品777_国产黄片大全在线播放

意識形態(tài)工作要善于抓重點抓要害

發(fā)布日期:2015/9/17 來源:求是理論網(wǎng)-《紅旗文稿》

蔡俊 

      意識形態(tài)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和任何工作一樣,意識形態(tài)工作也要善于抓住重點、抓住要害。當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點就是政治原則問題,其中的要害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因此,抓意識形態(tài)工作,要特別關注和重視政治原則問題,堅決維護黨的領導、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著力構筑制度安全和政權安全的牢固防線。

      一、運用底線思維,要從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把黨的領導和政治制度作為根本性、方向性的問題來抓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治國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解決13億人民溫飽問題和初步建成小康社會,也是在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的。綿延5000年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決定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發(fā)展必須有一個主軸;中華民族要走向繁榮、富強和文明,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個領導核心無可替代,就是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chǎn)黨。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一個國家堅持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高舉這面旗幟,就能始終保持強大的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就能最大限度地統(tǒng)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認識、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出現(xiàn)顛覆性錯誤。”只要我們在根本政治原則問題上不含糊、不迷失,中國的發(fā)展方向就不會偏離,前進步伐就不會停頓,社會穩(wěn)定就有保證;反過來,如果犯了顛覆性錯誤,在黨的領導和政治制度上動搖了立場,就會帶來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連鎖反應,很可能是一招出錯、滿盤皆輸。意識形態(tài)工作運用底線思維,就要做到“三有”:一是心中有信念,堅持“三個自信”,堅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二是胸中有格局,緊緊抓住方向性、根本性的問題,既照顧一般更抓住重點,提綱挈領,綱舉目張。三是心中有謀斷,登高望遠、見微知著,深入分析研判,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從容應對挑戰(zhàn)。

      二、提高調控能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政治原則問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過程,是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提升綜合國力的過程,也是各種思想觀點不斷涌現(xiàn)、相互影響的過程。對現(xiàn)實中的問題,人們往往基于自身利益訴求、社會階層、知識結構、人生經(jīng)歷,對同樣的社會現(xiàn)象作出不同的解讀。一方面,各種新問題、新觀點,短期內難以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迅速解答或引領,一些非主流的甚至是錯誤的社會思潮存在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還沒有充分建立,也為簡單地移植、套用西方的話語體系和研究觀點提供了可能。因此,形形色色的思想觀點競相表達,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思想認識問題、學術問題和政治原則問題紛繁復雜,交織在一起。這就要求意識形態(tài)工作要堅持分眾化、對象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提高調控能力。

      一是對待思想認識的問題。要加強正面宣傳教育,主動設置議題,圍繞教育、就業(yè)、醫(yī)療、住房、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積極地解疑釋惑,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預期,疏導社會不良情緒。

      二是對待學術問題。要發(fā)揚民主,平等討論,以理服人,要靠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以事實揭露謊言,讓科學戰(zhàn)勝謬誤。

      三是對待政治原則問題。要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我們不搞無謂爭論,但是對那些影響力大、危害大的錯誤思想觀點,對歷史虛無主義、“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司法獨立”以及質疑改革開放等錯誤思潮和主張,尤其要進行有力批駁,針砭要害,揭露本質,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

      區(qū)別對待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政治原則問題,不能算糊涂賬、撒花椒面,就是要講求時、度、效,增強工作連續(xù)性、針對性。

      一是把準基調。同一個問題,不能今天看作是思想認識問題、學術問題,明天就拔高成政治原則問題;也不能今天看作是政治原則問題,明天就輕描淡寫成思想認識問題、學術問題,讓人無所適從。當然,問題本身的表現(xiàn)形式也會不斷演化,要發(fā)展地看、辯證地看。

      二是分清主次。集中精力抓大事,把關注點放在主要矛盾上,把有限的資源用在要緊的事情上。

      三是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研究工作對象,針對不同類別的問題,找準薄弱環(huán)節(jié),解決工作短板。

      三、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思想共識,通過加強教育引導,團結和爭取大多數(shù)人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各種思想觀點有了更便捷、多樣的傳播渠道。一方面,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問題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圍繞傳統(tǒng)文化問題、理論創(chuàng)新問題、發(fā)展道路問題,越來越多的人試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有的是嚴肅認真的觀點闡釋,有的是情緒化地發(fā)泄不滿;有的是務實客觀地就事論事,有的是泛政治化、“上綱上線”的歪曲解讀;有的是真心實意地想為黨和政府幫忙,有的是不負責任地信口開河。

      另一方面,面對海量的信息,很多人難以準確判斷,只能主動或者被動地接受。特別是對許多以歷史揭秘、“反思還原”等面目出現(xiàn)的觀點,覺得很新鮮,往往不加思考、不予辨析地拷貝進大腦,把謬誤當做真理,把別人牙慧說成自己感悟。各種思想觀念尤其是對重大問題的認識,也在不知不覺中從以往只是知識分子關心的“小眾化”、“精英化”問題,演變成各階層社會群體參與進來、普遍關心的“大眾化”、“平民化”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把握政治原則問題,堅決維護黨的領導、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旗幟鮮明地亮出底線,才能“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shù)”,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共識。相反的,如果找不準工作著力點,采取四面出擊的方式,不但容易疏忽焦點問題,陷入“事務主義”,更重要的是可能挫傷一些群眾的積極性,產(chǎn)生誤解和困惑,甚至可能把他們推向反面。

      總體來說,意識形態(tài)工作聚焦黨的領導和政治制度,凝聚思想共識,一是要善于做灰色地帶的工作。只要擁護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可以團結和爭取的對象,要大規(guī)模開展工作,使他們加快向紅色地帶轉化,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基礎和執(zhí)政基礎。二是要增強陣地意識。一方面堅決守住守好各類陣地,防止各類錯誤思想的侵蝕;另一方面,積極拓展陣地,讓網(wǎng)絡空間更加清朗,讓更多的人自覺為維護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發(fā)聲。三是要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F(xiàn)在,社會上一些人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有異議,并不是認為說的不對,而恰恰是不認同一些工作的方式方法,有的老套生硬,有的自拉自唱,有的無的放矢,無法引起共鳴甚至招致反感。要用上乘的宣傳,借助社會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創(chuàng)意的力量,讓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更具理論魅力和現(xiàn)實感召力。

    (作者單位:中央文明辦)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