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剧情_在线视频精品人_久久精品这里精品777_国产黄片大全在线播放

群眾路線與民主集中制不可分離

發(fā)布日期:2014/5/12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時報》

周先旺

      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科學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應用。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與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肅的黨內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要健全和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具體制度,促使全黨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辦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正在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扎實踐行群眾路線,真正貫徹執(zhí)行好民主集中制。

      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根本是堅持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規(guī)律。

      持群眾路線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實踐基礎。群眾路線在我們黨內就是民主路線。毛澤東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就是群眾路線的方法”。黨的八大修改黨章報告指出:“黨的民主集中制,即是從黨員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黨員群眾中堅持下去的制度,反映了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就是堅持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盡可能多地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地反映群眾意愿和訴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努力獲得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確保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有效性。這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基礎,也是實現(xiàn)民主集中制的應有之義。

      貫徹民主集中制是堅持群眾路線的制度保證。堅持群眾路線,必須要以制度建設作保障。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制度,也是堅持群眾路線的制度保證。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群眾中得來的意見和建議是寶貴的,但也是瑣碎、不系統(tǒng)的,必須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將從群眾中獲得的豐富認識進行集中和提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形成民主、科學、有效的決策,并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和政府的決策獲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增強黨組織在人民群眾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密切黨同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使群眾路線真正成為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根本工作路線。

      堅持群眾路線與貫徹民主集中制相輔相成。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具有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堅持群眾路線,必須貫徹好民主集中制;貫徹民主集中制,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兩者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如果脫離了群眾路線,民主集中制就沒有了根基,既沒有民主,更談不上集中;不貫徹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群眾路線就難以走向深入,取得長久的實效。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要把堅持群眾路線與貫徹民主集中制有機融合起來,推動兩者互為促進、相得益彰,鞏固黨的團結統(tǒng)一,增強黨的創(chuàng)新活力。

     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正確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民主集中制是由民主和集中構成的辯證統(tǒng)一體,民主與集中相輔相成、不可偏廢。貫徹執(zhí)行好民主集中制,核心是正確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在實踐過程中,民主與集中類似“采花粉與釀蜜”的關系,民主好比“采花粉”,集中則似“釀蜜”。

      “采花粉”需要“廣采”“博采”。魯迅在《致顏黎民的信》中提到:“讀書就如同蜜蜂采蜜,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發(fā)揚民主也是一樣,必須廣開言路、博采眾長,絕不能戴“有色眼鏡”,搞選擇性、局部性、傾向性的“假民主”。

      “釀蜜”是濃縮、提煉、轉化的過程。“花粉”不能簡單相加,堆積在一起還是“花粉”,必須經過認真梳理、加工、釀造,才能釀成“蜂蜜”。在實際工作中,集中執(zhí)行不力的主要表現(xiàn)為不會“釀蜜”:有的領導優(yōu)柔寡斷,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出現(xiàn)“班長和稀泥、成員鬧別扭、班子窩里斗”的現(xiàn)象,班子軟弱無力;有的奉行“好人主義”,在利益和原則面前喪失立場,不敢批評別人,也不愿提出自己的意見;有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盛行,有所選擇地執(zhí)行黨的決策,對自己有利的就執(zhí)行,不利的就消極對待。

      “采花粉”是“釀蜜”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廣泛、充分的“采花粉”,就不可能釀出可口香甜的“蜂蜜”;“釀蜜”是“采花粉”的本質要求和價值體現(xiàn),沒有精心細致地“釀蜜”,“花粉”終究只是“花粉”,永遠不會變成“蜂蜜”。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既要“采好花粉”,也要“釀好蜜”,促使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結合,確保民主集中制正常運行、發(fā)揮最大效益。

      堅持真民主,凝聚共識。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毛澤東早就講過,“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自己也不會垮臺”。民主的過程也是統(tǒng)一思想的過程,只有堅持真正的民主、廣泛的民主,才能夠集中智慧、匯聚人心、凝聚共識,形成所有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堅持開門納諫、廣開言路,最大限度地拓寬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營造民主氛圍,從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讓廣大黨員群眾更多地參與和了解黨內事務,對黨的工作充分發(fā)表意見,對黨的政策充分展開討論,鼓勵講真話、講實話,敢于喊出不同聲音,勇于提出不同意見,發(fā)揮黨員群眾主體作用,激發(fā)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認同感。

      做到善集中,形成合力。黨的集中統(tǒng)一是黨的力量所在。沒有必要的集中,民主就是一盤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充分發(fā)揚民主的基礎上,要最大限度地得出集體智慧的“最大公約數”,獲取最優(yōu)化決策。一方面,堅持集體領導,嚴格遵守黨委議事規(guī)則。由“五大家”領導共同研究決定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人事安排,確保在黨內生活中黨員人人平等。另一方面,堅持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建立重點事項交辦制度,對班子成員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按照分工獨立自主、大膽創(chuàng)新地開展工作,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行而有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集體的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和戰(zhàn)斗力。

      敢于真批評,達到效果。鄧小平指出,在黨內“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堅持民主集中制,既要加強團結合作、相互支持信任,也要互相提醒、互相批評、互相監(jiān)督,最大限度地減少失誤、規(guī)避錯誤,力戒左右逢源的“一團和氣”,力戒八面玲瓏的“好人主義”。延安整風時期,我們黨大力開展深刻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真心幫助同志認識并改正錯誤,黨的自身發(fā)展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飛躍。“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黨員干部要有聞過則喜的胸懷,勇敢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不斷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要嚴格遵循黨性原則,批評要保持正氣、銳氣,處于公心,自我批評要觸及靈魂。特別是要扎實開好民主生活會,形成既紅臉出汗,又加油鼓勁的氛圍,及時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形成“團結—批評—團結”的良好局面。

      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關鍵是自我修正、自我完善

      在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的過程中,民主和集中的過程不是一次性的、單向的和一勞永逸的,而是多次循環(huán)發(fā)展、逐步趨向真理性的過程。

      民主和集中需要循環(huán)往復。民主集中制的“民主”通常是“多過程”“多層面”的。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認為: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人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無差別。不同階層在民主的要求上是有差異的,單次民主過程或是單層面的民主過程,難以達到理想、客觀的民主效果。在重大事項決策過程中,應當及時公開信息、廣泛收集意見。當前黃石正在就是否修建沿江大道的問題,通過媒體征求市民意見,市民參與熱情高,一些觀點很有新意,極具決策參考價值。這些豐富、多元、生動、深刻的民主意見就是進行科學的“集中決策”的依據。如果民主不夠、集中效果不理想時,要進行一定層面、一定范圍的“再民主”“再集中”,甚至循環(huán)往復,必要時可采取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等。這既是確保民主集中制在具體運用中的民主性、科學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民主集中制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內在要求。

      在決策執(zhí)行中及時調控修正。決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要堅持真理的實踐標準,在實踐中得到豐富與完善。通過一次民主集中制作出了一個看似很成熟周詳的決策后,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zhí)行并未完結。這項決策可能因為征求意見不全面、主觀認識有局限、深層問題未表露、事物發(fā)展有變化而事后發(fā)現(xiàn)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和偏差。我們必須在實施過程中接受實踐的檢驗、群眾的檢驗,及時掌握反饋信息,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在認真分析后對決策及時予以調控修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糾正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和失誤。這個調控修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螺旋上升式過程,也是一個對事物再認識、對事態(tài)再把握、對事項再決策的過程。前一輪為后一輪奠定基礎,每經過一輪,不同意見表達的民主程度和形成共識的集中程度都進入更高階段,決策的質量也上到一個新的臺階。

      不斷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設計。民主集中制伴隨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它是開放的體系。鄧小平說過,堅持民主集中制這個傳統(tǒng)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的事情。當前,黨內關于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不少,但某些領域還比較抽象、不具體,執(zhí)行彈性大。針對民主集中制貫徹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從制度設計上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行為。通過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把現(xiàn)有制度中的抽象規(guī)定具體化、簡單規(guī)定詳細化、彈性大的條文剛性化,特別是要在界定決策者職權職責、制定程序規(guī)范、健全評價監(jiān)督體系等方面,讓民主集中制更加客觀、更加制度化,更易于把握與操作。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黃石市委書記)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