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為官從政關鍵在德
為官從政關鍵在德
——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王杰
王昊魁
從政重德,是我國政治文明的一大傳統(tǒng)。古人早就提出“為政以德”的思想,并把修身正己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強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官德建設始終與國家興衰、政權安危緊密相連,官德興則政權安;官德衰則政權亂。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毛澤東同志指出,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鄧小平同志要求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要身體力行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思想。胡錦濤同志反復強調,全黨同志要進一步加強道德修養(yǎng),指出“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近日,國家公務員局發(fā)布的《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全體公務員將進行職業(yè)道德輪訓,其中包括中國古代如何加強“官德”修養(yǎng)的內容。
1.《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的出臺,給公眾釋放了一個什么信號?
《關于加強對干部德的考核意見》、《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相繼出臺,明確“要把加強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作為一項戰(zhàn)略任務”,我認為是對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的具體實施,表明中央高層已經著重關注官員的職業(yè)道德問題。胡錦濤同志指出:“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yǎng),不僅關系他們的個人品行,而且也關系黨的整體形象,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加強道德修養(yǎng),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的出臺,是對加強官德“修養(yǎng)”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清醒認識,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德才兼?zhèn)?,以德為?rdquo;用人標準,不斷提升公務員隊伍職業(yè)道德水平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把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與開展帶頭創(chuàng)先爭優(yōu)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結合起來,同時也要把加強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與健全公務員管理制度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將職業(yè)道德作為公務員選拔任用的重要標準、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監(jiān)督約束的重要手段,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夯實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制度基礎。
2.有官員將古代“官德”總結為“忠誠愛國”、“廉潔自律”、“勤政務實”、“賞罰分明”等,您認為,古代“官德”應包括哪些內容?
對這個問題,一定是見仁見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概括。我認為,官德修養(yǎng)是對為官者的總體道德素養(yǎng)的要求,但它如何體現出來,就要通過具體的德目體現出來,如果說官德是綱,那么,它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目,綱舉才能目張,具體的德目有哪些?從儒家思想及歷代官箴中可以總結出大概的內容,對這些內容,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重點,不同人有不同的概括標準,我把前人的概括歸類梳理,大約有以下主要德目內容,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公畏慎勤、清儉和節(jié)、仁愛寬恕、平明志友、謙正忍敬、直智實達、淡靜藏謹、溫恭讓學。也就是說,官德修養(yǎng)如何,是通過這些具體的德目體現出來的,這些德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時時在用,但大多數人對這些德目所蘊含的含義已經熟視無睹。而這些德目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正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中華民族之為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這些德目,對為官從政來說,都非常重要,離開了這些具體的德目修養(yǎng),所謂官德修養(yǎng)就是一句空話。
3.有網民認為,古代為官者是為皇帝或君王負責,而不是為百姓負責。古代“官德”是皇權體系下缺乏獨立人格的品質。而“現代為官者是為地方負責,服務百姓”。因此,古代“官德”,與當今民主法治社會格格不入。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無論古代官員還是現代官員,無論為誰服務,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應具備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古人說:“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無德。”做人要有人品,為官要有官德,古代“官德”與現代“官德”雖有許多不同,但對官德的底線要求則有著許多的共性。古代的官箴文化,所要解決的就是一個“如何做官”、“官德”的問題,也就是一個“如何做人”的問題,如當官之法的三字訣:“清、慎、勤”,宋代《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等,都是把修身立德、公正廉明、勤政為民放在首位,古代賢哲們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至今對于各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嚴守官德底線,仍具有積極的意義,不能因為時代不同,或者對過去的官德修養(yǎng)完全否定,或者把古代官德與現代民主社會完全對立起來。好的古代“官德”可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傳承。
4.根據《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大綱》,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將列入公務員初任、任職和在職培訓的必修內容,作為每個培訓班次的重要內容。同時建立培訓長效機制,將職業(yè)道德培訓作為長期培訓內容。您認為,如何使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培訓,包括古代“官德”修養(yǎng)培訓不流于形式,取得實效,切實提高公務員的職業(yè)道德?
就像法律、金錢不是萬能的一樣,道德同樣不是萬能的。道德不是用來解決問題而是用來守住底線。“官德”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為政者的道德自律上,而必須要有制度、法律、法規(guī)、輿論監(jiān)督來保障。此外,要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rdquo;的干部選拔標準,建立一套制度化、體系化、可操作的官德評價指標體系,完善官德考評體系,讓講官德的干部得到褒獎,讓失官德的干部得到追究。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在官德制度建設方面,已經做了很多的嘗試,規(guī)范官德的法律法規(guī)相繼出臺。如《公務員法》,就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公務員的九項義務和十六條“禁令”。2010年1月出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標志著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步入了規(guī)范化的階段。